乙肝传染途径乙肝传染途径
近年来,乙型肝炎的感染通过医源性传播、性传播和肠道外传播显著增加。例如,一些普通的晚餐、咳嗽、打喷嚏、接吻、意外接触,如握手、拥抱等,不会传播乙型肝炎病毒,那么它是如何传播的呢?让我们一起理解它,以便更好地预防它。
1、通过血液传播:如输入感染的全血、血浆、血清或其他血液制品,或其他血液注射。
2、胎源性传播:如孕妇通过产道垂直传播新生儿;妊娠晚期肝炎孕妇感染胎儿,近年来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措施,大大降低了该环节的传播概率。
3.医源性传播:针具、口腔器材、内镜等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后消毒不彻底或处理不当,可引起传播;用一个注射器预防几个人注射也是医源性乙肝的传播途径之一;血液透析也是乙肝的传播途径。
4.性接触传播:性**、同性恋与异性恋之间的亲密性行为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,也包括家庭夫妻之间的传播。夫妻之间无防御措施的性行为传播率约为14%左右,具体不同。因为乙肝病毒可以在乙肝患者的唾液中找到,接吻时可能会因皮肤粘膜损伤而感染。因此,当口腔损伤(如溃疡、咬伤、牙龈出血等)时,应避免接吻乙肝病毒携带者。
5.昆虫叮咬传播:蚊子和各种吸血昆虫可能对乙型肝炎的传播起到一定的作用。例如,由蚊虫叮咬引起的直接或间接皮肤粘膜损伤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(如因蚊子叮咬引起的瘙痒而抓挠)。根据国内外多年的研究,乙型肝炎病毒根本无法在蚊子体内复制和繁殖,乙型肝炎病毒通常在14小时内随血液被蚊子吸收后消化。即使不被消化,乙型肝炎病毒也不会在蚊子体内活48小时,蚊子的吸血间隔约为72小时。还有证据表明,蚊子在吸血时不会将前一次吸入的血液吐出吸血者。它只是吐出一些唾液,产生一些润滑和瘫痪效果。因此,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方式也应排除一波有争议的蚊虫叮咬。
6、生活密切接触和传播:与乙型肝炎患者或病毒携带者长期密切接触,唾液、尿液、血液、胆汁和牛奶可污染器具和物品,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传播,成为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隐藏途径。然而,一般污染物含有非常低的病毒,不能达到致病目的,往往很快被消除,因此这种传播非常罕见。
往年,母婴传播占乙肝传播途径的很高比例。然而,近年来,随着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的免疫,母婴乙肝传播的比例逐渐下降,但与此同时,医源性传播、性传播和肠道外传播显著增加,应引起警惕。
乙肝传染性强吗?
乙型肝炎可分为乙型肝炎小三阳、大三阳等,是一种更常见的类型,现在有这么多人患有乙型肝炎,与疾病的传染性有关。乙型肝炎小三阳和大三阳的传染性存在,但它们的传染性强度如何?让我们来看看:
有些人认为大三**有很强的传染性,小三阳也很好。根据乙型肝炎的不同情况,其传染性强度也有一定的差异。乙型肝炎小三阳属于慢性肝病,传染性较弱,但乙型肝炎小三阳的传染性远高于一般小三阳,传染性会增强。一般来说,小三阳生活中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,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,但为了你的健康,最好定期去医院检查。
此外,活动期大三阳的传染性高于稳定期大三阳,对健康人的威胁越大。
由此可见,无论是乙肝小三阳还是大三阳,传染性都不容忽视,不同的患者病情不同,传染性也不同。因此,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乙肝,人们都应该注意并积极切断传染源,以防止感染。
如何预防乙肝感染?
预防乙肝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注射乙肝疫苗,最大限度地保持身体健康,避免乙肝病毒感染。
1.乙肝疫苗注射
新生儿或成人接种乙肝疫苗的程序是"016",即:"0":出生后24小时内第一次注射新生儿;"1"第一针注射后1个月注射第二针;"6"第一针注射后6个月,即半岁时注射第三针。
2.切断唾液传播
在50~80%乙型炎病毒可以在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中发现。乙肝携带者的母亲给孩子喂食是个坏习惯,应该停止。
3.关闭输血和血液制品的质量
筛查输血血源和血液产品是否含有乙肝病毒,防止输入人体;随时检查专业献血者的健康状况,发现乙肝感染标志或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不能献血。
4.做好卫生工作
吸血的节肢动物,如蚊子、臭虫和跳蚤,也可能传播乙肝。要做好家庭和环境卫生,勤洗澡,勤换衣服,勤洗勤晒被褥。
5.远离易感染的地方
公共场所、理发店、美容院等容易被HH使用BV浴池、剃刀、文眉、修脚等污染都能感染HBV;一些非正规医疗诊所对注射、器皿、器械未严格消毒,也容易感染乙肝病毒。
6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尽量一个人用牙刷、毛巾、茶杯、碗筷,养成饭前饭后出入公共场所(公交车、医院、超市等)后洗手的卫生习惯。
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?
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有效的方法,但乙肝疫苗多久?
1.乙肝疫苗接种前未完成的,应在接种前进行检测。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呈阴性,转氨酶正常,应按0进行-1-6.全程接种乙肝疫苗,第一次乙肝疫苗间隔一个月后接种第二次,第三次乙肝疫苗间隔六个月后接种。对于新生儿,如果父母双方都没有乙肝,应在新生儿出生后(24小时内)尽快注射第一次,1个月后注射第二次,6个月后注射第三次。
2.对于之前结果过乙肝疫苗的人,乙肝疫苗的续种时间应参照乙肝保护抗体的强度(主要是因为乙肝疫苗产生的乙肝保护抗体不会终身存在):如果乙肝保护抗体滴度≥10国际单位/ml,则无需接种;但如果乙肝保护抗体滴度<10国际单位/毫升,特别是<5.国际单位/ml应及时补充乙肝疫苗,以增强抗体抵抗乙肝病毒的能力。
一般来说,乙肝疫苗接种3针1个月后97针%接种者可以测量表面抗体,第二年抗体滴度不会明显减弱,仍将保持在这个高水平,但乙肝保护性抗体维持率将降至第三年74%也就是说,乙肝疫苗接种3年后,抗体滴度开始逐渐下降。
[完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