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性汇

女性时尚生活网

胎膜早破的原因(胎膜早破的危害)

胎膜早破的原因

胎膜早破可导致早产率增加、围产儿死亡率增加、宫内感染率和产褥期感染率增加。胎膜早破是一种危险现象。那么胎膜早破的原因是什么呢?让我们看看。

1.胎膜发育不良

除胎膜本身外,孕早期孕妇维生素C缺乏、铜缺乏、孕妇吸烟等因素与胎膜发育不良有关。

2、感染

胎膜早破导致宫腔感染是传统胎膜早破与感染的因果关系。近年来,人们普遍认识到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因果关系,感染是胎膜早破的最重要原因。

3.宫颈功能不全

在非妊娠状态下,宫颈内口可无阻力扩大到8.0号可诊断宫颈功能不全,主要表现为内口松弛和峡部缺乏。

4.宫腔压力异常

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常见宫腔压力不均;双胎妊娠常见宫腔压力过大,羊水过多,咳嗽严重,排便困难。

5.创伤和机械刺激

主要分为医源性和非医源性。非医源性是妊娠晚期常见的性交活动;医源性包括多次羊膜腔穿刺术、多次阴道检查和剥膜引产。

胎膜早破的危害

胎膜早破是指妊娠中晚期或临产前胎膜破裂,羊水突然从阴道流出。在孕妇中,胎膜早破的发生率约为2.7-17%,是妊娠晚期的严重并发症,对母婴生命构成极大威胁,不能掉以轻心。让我们来看看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几大危害。

1.对于母亲来说,胎膜早破最严重的后果是感染、发热、白细胞升高、子宫压痛、胎心加速、羊水异味等。致病菌来自阴道或外阴,常伴有菌血症。

2.对于未成熟的胎儿,胎膜早破最大的威胁是早产。对于成熟的胎儿来说,胎膜早破的威胁是羊水过少,导致宫内窘迫,出生后容易出现败血症、肺炎和呼吸窘迫综合征。因此,围产儿的死亡率显著增加。

3.胎膜早破或难产的信号也很重要。由于头盆不称、胎头高浮等难产因素,胎膜早破容易发生;由于羊水量减少、感染和宫内窘迫,胎膜早破增加了难产率和剖宫产率。可见胎膜早破与难产密切相关,很多难产案例与胎膜早破密不可分。

胎膜早破的危害很大,如果孕妇发现胎膜早破的迹象,一定要及时就医,采取措施。

胎膜早破有哪些症状?

由于胎膜早破有如此严重的危害,我们必须及早发现并采取ZLiao措施。胎膜早破有一定症状。孕妇应提前了解胎膜早破的症状。如果早期发现类似症状,应尽快就医。让我们来看看胎膜早破的症状。

1.胎膜早破的症状

胎膜早破的症状主要取决于突然阴道排液是否有各种原因,排液量可以或多或少。胎膜早破的阴道排液通常是连续的,持续时间不同,开始量大,然后逐渐减少,少数是间歇性排液。阴道排液通常与孕妇的姿势变化和活动有关。如果孕妇在怀孕期间剧烈运动后发送突然排液,应考虑胎膜早破的可能性。

2.胎膜早破的体征

孕妇仰卧位可能会看到阴道口有液体流出,也可能没有液体流出;如果没有液体流出,在肛门检查中,托阴道后到阴道后穹顶,按压宫底或孕妇改变姿势,可能会有液体从阴道口流出。这些辅助操作后可能仍然没有液体流出。流出的液体通常很薄,可能与胎粪或胎脂混合。急诊住院的孕妇可以带内衣卫生巾或卫生纸到医院,医生会仔细检查。

如何诊断胎膜早破?

如果怀疑胎膜早破,医生一般会要求产妇做哪些检查来诊断胎膜早破?

1.阴道分泌物PH值测定

可用试纸法测定,如pH≥7.已经破膜,因为阴道pH值为4.5~5.5,而羊水为7~7.5。

2.阴道液体涂层

待干后镜检查,检查羊齿状结晶,用0.5‰美兰染色发现浅蓝色或无色胎儿上皮和毛发;0.1~0.5%硫酸尼罗兰染色,发现橙色胎儿上皮细胞,可诊断胎膜早破。

3.腹羊膜腔穿刺

注射靛胭脂如阴道流出,可确定诊断。

胎膜早破的ZLiao措施

胎膜早破会引起一些常见的并发症,如早产、感染、脐带脱垂等,危害极大。

一般破膜后24小时内临产,无论孕龄大小,都不宜阻止产程进展,因此医生会采取以下措施:

1.先露高浮孕妇,破膜后卧床休息,抬高床脚,使头低臀高,防止脐带脱垂,尤其是臀位和双胎孕妇。

2、保持外阴清洁,破膜超过12小时,应给予抗生素防止感染。

胎膜早破的原因(胎膜早破的危害)

3、妊娠36周,24小时以上未分娩,胎膜、胎盘感染或围产儿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应增加。为了减少感染的机会,防止母亲和儿童的并发症,应积极引产。如果36周未分娩,胎儿不成熟,孕妇要求胎儿保护,可以在积极监测和预防感染的前提下,绝对卧床休息,给予收缩抑制剂,继续怀孕,努力获得促进胎儿肺成熟和宫颈成熟的机会,有利于围产儿的预后。如果出现羊膜炎症状(母亲、胎儿心率加速,胎儿心率可达160bpm子宫压痛、宫缩、羊水臭、阴道脓性分泌物排出,白细胞计数可达15×10/L以上,C反应蛋白2mg/dl)应立即引产,必要时剖宫产。医生会根据胎位不正、头盆不称、骨盆狭窄等产科并发症的情况进行相应ZLiao。

足月前胎膜早破可根据情况预期ZLiao或终止妊娠。足月胎膜早破根据情况选择终止妊娠、引产或剖宫产的方法。无论如何,超过12个破膜h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。

[完]

Powered By Z-BlogPHP 1.7.4